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台安县人民政府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台安县人民政府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时间:2007-01-05 15:26来源:县政府办作者:王作旭点击:

     

    —2007年1月5日在台安县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
    代县长     陈守义
     
    各位代表:
     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同志提出意见。
     
    一、2006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依法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下,政府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的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和谐台安为目标,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64亿元(新口径),同比增长18.5%。其中,一产增加值15.1亿元,增长4.1%;二产增加值28亿元,增长24.4%;三产增加值20.9亿元,增长22.9%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55亿元,增长2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亿元,增长37.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3.5亿元,增长15.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6200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851元,增长16.1%。出口创汇完成902万美元,增长57.1%;实际利用外资156万美元。
       (一)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建立和实施了“四个一批”的项目推进机制,项目数量、质量和投资规模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县实施投资百万元以上项目172个,实际到位资金22亿元,同比增长33%,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2个,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0个,山东六和集团、河南华英集团、广东威华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台安。新开工大项目势头强劲。投资6亿元的百万头生猪繁育屠宰深加工项目、投资1.5亿元的年产4.5万吨高档耐火材料项目、投资1.2亿元的年产10万吨预熔型冶金辅料项目、投资1.2亿元的年产600吨甜菊苷项目、投资1亿元的年产1500吨海绵钛及年产2万吨有色金属材料项目、投资1亿元的家和美商城项目等20个重点项目相继落地开工,部分项目已建成并投产。续建大项目基本竣工。投资2亿元的年产6.8万吨α—烯烃项目、投资1.6亿元的年产12万吨B级高强瓦楞纸项目、投资1.2亿元的年产10万吨船用钢配套产品项目、投资1.2亿元的年屠宰1500万只肉鸭项目等12个续建项目基本竣工,部分项目已投产运营。重点大项目推进取得重大进展。广东威华集团投资5亿元的20万立方米木材深加工项目,大连盛益建设集团投资3亿元的人民广场南旧区开发改造项目、投资2.3亿元的年产5万吨新闻纸项目、投资1亿元的工业园区服务中心项目、投资3000万元的台安辽南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辽宁天和重工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的年产50万吨重钢项目等重点项目相继签约落地,明年可全面开工建设。引企增税工作成效显著。制定了引企增税鼓励政策,完善了工作考核机制,全年引企增税完成7000万元。
       (二)工业经济呈现强劲发展态势。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1亿元,增长25%;销售收入37亿元,增长25.4%;实现税金1.2亿元,增长20%。工业企业纳税额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县纳税1000万元以上企业1家,700万元以上企业2家,300万元以上企业6家。工业企业增资扩股势头明显,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亿元,台安金山钢构彩板有限公司、台安博达化工厂、辽宁仁泰食品集团、鞍山金智化工有限公司、鞍山宏利沥青有限公司、台安博发造纸有限公司、鞍山聚源谷物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争取金融部门贷款2.6亿元,台安金山钢构彩板有限公司、辽宁仁泰食品集团、鞍山金智化工有限公司争取省财政技改贷款贴息950万元,企业资金短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凸显,县工业园区全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万元,实现“五通一平”,新入园项目16个,到位资金5.4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8个,亿元以上项目8个。入园项目总数达到4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个。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确立了“富民产业升级、基层组织创新、村屯环境整洁、乡风文明向上、社会保障有力、群众安居乐业”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开展了“一村当先,十村示范,百村创建”和“企业联村、部门帮村、园区带村”活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了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开发工程,计划用三年时间投资5.8亿元建成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今年完成投资1.5亿元,新建温室大棚5000栋,其中,投资510万元为全县204个村建设公益性温室大棚204栋,建设瓜菜、葡萄、花卉等设施园区8个,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初步形成。全县温室大棚面积达到15万亩。设施养殖业进一步发展,新建村外牧业小区30个。粮豆总产量实现9.5亿斤,增长18.8%,创历史新高。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4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9万亩,完成通江子、九股河、湘水3座排(灌)水站更新改造,治理河道堤防险工险段11处,完成保护性耕作5.6万亩,植树造林1万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了“四清四改”工程,清垃圾8万余立方米,清粪堆、路障、柴垛4.5万处。完成农村改水工程13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59%。改造县乡公路37公里,铺设村屯砂石路200公里,乡村公交客运网络进一步完善。完成梅园新村生物质燃气站二期工程,新建新开河镇雷屯村生物质燃气站,改厕3000座。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提高5个百分点,广播、电视、网络整体覆盖网基本形成。
       (四)商贸流通业平稳发展。实施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和改造镇村便民店110家,农村消费市场网络进一步完善。府西巷精品步行街、爱家建材超市投入使用,家和美商城开工建设。集中开展了农资市场、酒类市场、成品油市场、再生资源市场和生猪定点屠宰等专项整治活动,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辽宁仁泰食品集团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为全国百家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实施了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制,完成了14家基层粮库授权经营和职工身份置换。
       (五)城区面貌明显改善。城乡建设总投资累计完成3.05亿元。新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建局、供电局、总工会业务楼交付使用,财政局业务楼已开工建设,人民广场南旧区开发改造工程已经启动。在开发建设新区的同时,不断加大老区改造力度。完成棚户区改造5.5万平方米;城区主街主路两侧人行道新铺彩砖3.6万平方米;投资490万元,实施了护城河改造一期工程,环城景观带初步建成;投资60万元,实施了胜利干渠清淤及老边沟治理工程,城区排水条件明显改善;投资170万元,改造了富强街、兴顺街、利民街、富民街四条主街路和原食品厂西、纸箱厂南等7条巷道。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会战”,强化了环境卫生管理责任制,城乡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观。
       (六)群众切身利益得到切实保障。优先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全年实现城镇实名制就业12500人,完成年计划的105%实现实名制劳务输出1万人以上,劳务输出总人数达4.6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扩面分别实现1200人、2100人和2000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8500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难、就医难、住房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制定了《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救济困难群众1.5万人次,资助困难家庭学生3200名。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信访案件得到妥善解决。年初承诺为城乡群众办的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开发、县城护城河改造、农村中小学校危旧校舍改造维修等12件实事基本完成。
       (七)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总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新台、韭菜台两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改造、维修了农村中小学危旧校舍2万平方米;建成了高标准职教实训基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常住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率达98.2%参合农民最高补偿标准由1.5万元提高到2万元,资金运行平稳。投资520万元改造了10所镇场区卫生院,新增医疗设备21台(件)。文体活动中心实现投资主体和经营体制转换,社区和农村健身设施进一步完善。计划生育率达到99.7%,出生人口性别比控制在105:100以内,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保障管理体系。开展了“平安县”创建活动,公安、司法基层基础建设不断加强,全面实施了社区和农村两大警务战略,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不断完善,各类刑事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强化了安全生产管理,全年重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为零。金融、保险、供电、通讯、气象等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统计、审计、环保、工商、物价、档案、人防、技术监督、食品和药品监督等各项工作也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八)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全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着力点,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深入贯彻实施了《行政许可法》,推行依法行政责任制,各类行政审批行为进一步规范。制定并落实了政府工作规则,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明显减少。建立并实施听证会议制度,对关系民本民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实行社会听证,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制定重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县直部门资金账户全部纳入县财政结算中心管理。成立政务公开办公室,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增强了政府工作透明度。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议案13件,政协委员提案64件,办结率均达到100%。建立了政府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认真治理商业贿赂行为。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强化公务行为监管,源头防腐力度不断加大。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迎难而上,艰苦奋斗,经济社会呈现出繁荣、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37万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给予政府工作以大力支持的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为台安经济社会发展付出辛勤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经济总量少,规模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二是工业化程度不高。对全县经济发展有支撑作用的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少,工业经济对综合经济实力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低。三是财政困难状况尚未得到根本好转。收入结构不合理,没有形成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体系,收支矛盾突出,资金调度紧张,财政综合绩效评价在全省居下游水平。四是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五是经济发展环境尚需进一步优化。硬环境突出表现为土地储备难以适应项目工作需要;软环境突出表现为个别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吃拿卡要”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7年政府工作主要任务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按照县十三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的总体部署,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我省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坚持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民生,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核心,以财政增长、农民增收、人民生活改善为根本,全力实施“一产富民、二产强县、三产活县”战略,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构建和谐台安。 
        2007年全县国民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6亿元,同比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亿元,增长29%;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亿元,增长36.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5.5亿元,增长1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7200元,增长16.1%;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400元,增长11.3%
        按照上述预期目标,新的一年我们重点要做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以招商引资上项目为核心,努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继续实施“四个一批”的项目推进机制,全力以赴招商引资上项目。全年实施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200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0个。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7亿元,增长22.7%。
        突出招商重点,完善招商机制。牢固树立项目核心意识,充分发挥区位、土地、资源等优势,以点对点、集群式招商为主要方式,以长三角、珠三角及香港、台湾、韩国等地区和国家为重点,全力引进一批对地方经济发展有重大牵动作用,对地方财政增长有重要支撑作用的大项目,努力实现招商引资上项目的新突破。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专业队伍为骨干、中介组织为纽带的招商引资新机制,全年实施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个以上,亿元以上项目10个以上。
        完善服务体系,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立和完善大项目协调机制和全程跟踪服务责任制,努力提高项目的签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率。重点推进年加工20万立方米木材项目、年产5万吨新闻纸项目、年产50万吨重钢项目、年产30万吨重交沥青项目、年产3万件泵阀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开工。加速推进年产4.5万吨高档耐火材料项目、年产10万吨预熔型冶金辅料项目、年产600吨甜菊苷项目、年产1000吨海绵钛项目等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力争2007年上半年全部投产。全年力争实现纳税2000万元以上企业2—3家,1000—2000万元企业3—5家,500—1000万元企业10家。
         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提高出口创汇能力。巩固发展化工、矿产品、手工艺品、针纺服装、禽类制品等传统出口优势产业,积极培植电子元器件、民用锅炉、电容器等新兴出口产品,全年出口创汇力争实现800万美元,新增出口自营权企业4家。
        优化投资环境,树立台安对外新形象。深入开展经济发展软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全面落实涉企政策,严肃查处“三乱”行为,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现象。完善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运行机制,坚持并联审批,杜绝“体外循环”,真正实现“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全面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树立诚信观念,打造诚信台安。
       (二)以壮大总量、提升质量为重点,加快“工业立县”战略实施进程
        引进增量,盘活存量,扩大总量,全面提升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3.8亿元,增长25.5%。
        做强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壮大培植产业集群。突出发展以辽宁华油石化有限公司、台安博达化工厂、辽宁康博士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化工医药业;以台安金山钢构彩板有限公司、台安天和重工有限公司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业;以台安天和矿产有限公司、鞍山奥鞍耐火材料有限公司、鞍山海量有色金属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冶金矿产品加工业;以台安博发造纸有限公司、台安黄沙火柴厂为龙头的造纸业;以辽宁仁泰食品集团、辽宁洪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辽宁信德食品有限公司、辽宁威利帮有限公司、辽宁嘉福甜叶菊制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台安天龙毛衫厂、台安鹰达服装厂为龙头的针织服装业。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重点扶持优势骨干企业,通过内引外联,合资合作,实现增资扩股,做大做强。积极引导金融部门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贷款投放力度,破解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制约。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打造经济发展空间。完善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切实保障项目建设用地。投资5000万元以上,进一步完善道路、排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强园区管理,实行封闭式运营,跟踪型服务,把园区建设成为功能完善、政策宽松、服务一流的对外开放先导区。发挥园区招商载体作用,吸引更多项目入园,全年新入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以上。
    加速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打造中小企业发展平台。加快企业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突出地域特色,培育名牌产品,打造名牌产业,争创一批省市级名牌产品和名牌商标。投资3000万元,建设台安辽南中小企业创业园,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孵化器;成立台安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构筑企业融资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商会和行业协会作用,打造中小企业维权平台,引导、带动企业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加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以农民增收为根本,以发展设施农业、壮大龙头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2007年,全县20%行政村在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培植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加快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开发步伐,投资1.05亿元新建温室大棚3000栋,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大棚总数达到8000栋,建成农业示范园区15个。把新开河镇建成设施农业示范镇,雷屯村、康家村建成设施农业示范村。全县新发展蔬菜保护地2万亩。大力发展设施养殖业,推进畜禽规模化饲养,把黄沙坨镇建成畜禽养殖示范镇,全县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20个。建立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长效机制,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攀高结强,借势发展,加快推进辽宁仁泰食品集团与山东六和集团、辽宁洪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河南华英集团的合作步伐,打造饲料、肉鸭等农产品品牌。全力推进百万头生猪繁育屠宰深加工、肉鸭屠宰深加工、熟食制品等项目建设进度,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完成镇场区特色农业技术推广站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培育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不断提高农业市场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新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0个,经纪人200人。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完成农村饮水工程10处,解决2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改造维修县乡公路30公里,新铺村屯柏油路和砂石路200公里。积极发展农村清洁能源,建设村级生物质燃气站7座,发展新能源示范村4个。新建高标准“三位一体”、“四位一体”生态模式沼气池500座。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3000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以镇场区所在地、中心村、沿国省干线村屯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全面改善镇村面貌。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排(灌)水站5座,完成河道堤防险工治理工程8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万亩,植树造林1万亩。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强标准粮田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
    培育新型农民,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继续实施“5年3万农民素质工程”,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全年培训农村劳动力5000人以上,有组织劳务输出新增7000人以上,劳务输出总人数达到5万人以上。
    全面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规范涉农收费,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政策。依法清欠,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加速村级经济脱贫振兴。稳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稳妥做好林地资源合理流转。依法规范土地承包,确保农村社会稳定。认真做好县镇两级政府和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进一步优化班子结构,提高领导干部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组织保障。
       (四)以发展现代物流业为重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壮大传统商贸流通业,发展现代服务业。三产增加值实现25.2亿元,增长20.6%
    依托资源,建设大型农副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鞍羊路设施农业产业带为依托,规划建设投资2亿元、占地500亩的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全力打造东北地区最大、辐射华北及东北亚地区的大型农副产品集散地,实现“以市带产,以市兴业”,促进台安农副产品物流业发展。
    拓宽领域,完善城乡商流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府西巷精品步行街、爱家建材商城档次,加快家和美商城、美高雅宾馆、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建设步伐,拓宽县城消费领域。规范农村集贸市场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镇村便民店70个。
    规范发展,培育新兴第三产业。优化布局,开发和建设管理有序、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服务配套的新型现代化物业小区,完善和提高社区服务功能。加快人才、劳务、信息中介、法律服务等要素市场建设,不断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完善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加快推进西平森林公园整体开发。加强村屯环境及生态建设,以鄂家村、岳家村、雷屯村为重点,积极发展以休闲度假为内容的农家游、生态游。加强与域外知名景区和旅行社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客源市场,增加旅游业收入。
       (五)以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为着力点,切实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建设和管理水平。完成城乡建设总投资3.5亿元,增长14.8%
    合理调整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调整和完善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合理确定城区和小城镇发展规模,编制重点村屯发展规划。严格遵循“先规划、后审批”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城乡用地制度,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问题。
    全面改善城镇基础设施。高效利用城市运营资金,广泛吸纳社会投资,重点实施人民广场南、百货大楼北、东市路东、台安高中东等居民区改造工程。完成护城河改造二期工程,建成集观光、休闲、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环城风景线。改造老边沟交警队北至西窝棚桥段,进一步改善城区西部排水条件。实施城区自来水水质改造工程,提高城区居民用水质量。完成客运北站一期工程,建成火车站站前广场。完成糖厂东巷道和菜库西巷道改造工程;完成大庆路、光明街、胜利路、繁荣街南段道路两侧人行道方砖改造,新铺设高标准彩砖8万平方米;重点完成北出口、环城公园绿化工程,县城新增绿地面积5万平方米。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提升形象。
    切实提高城区综合管理水平。建立由环卫部门负责主街主路及城市重点部位,社区负责小街小巷及居民区卫生管理的环卫工作新机制,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彻底清除垃圾死角。加大综合执法力度,解决主街主路和商业网点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规范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拓展社区服务空间,建设和谐社区。
       (六)以财源建设为重点,努力提高财政调控保障能力
    切实加强财源建设,千方百计增加可支配财力。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亿元,增长29%
    着力培植财源。以重点产业、骨干企业和大项目为支撑,做大做强主体财源;推进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培植壮大三产财源;加快国有企业不良资产、社会事业优势资产整合,盘活闲置资产,挖掘潜在财源;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增加补充财源。
    精心组织税收。把握重点税源,突出主体税种,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税种的征管力度,强化非税收入和零散税源征管,做到应收尽收。坚持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税、漏税行为,营造良好税收征管环境。进一步完善引企增税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大力引进域外企业,最大限度增加财税收入。
    优化支出结构。扩大政府集中采购规模和范围,压缩弹性支出,本着“先吃饭,后建设”的原则,在保工资、保稳定、保刚性支出的同时,集中财政资金,重点扶持财源项目建设。严格各类专项资金和国有资产收益管理,切实增加政府可支配财力。在县级财力紧张的状况下,克服一切困难,尽全力兑现国家调资政策,提高公教人员工资标准,努力缩小与其他县(市)区工资差距。
       (七)以构建和谐台安为主题,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扩大就业范围,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建设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和谐的新台安。
        全力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进一步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完善就业培训体系,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能力。继续推行实名制就业制度,突出抓好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和弱势群体就业再就业工作。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1.2万人。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强化保费征缴,严格基金管理,全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扩面分别完成1000人以上。深入实施《台安县城乡特困群众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健全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制度,实现应保尽保。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活动,确保弱势群体得到及时救助。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深化“平安县”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提高公安基层基础建设水平,深入实施社区和农村两大警务战略,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面建设法治台安。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最大限度化解社会矛盾。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做好重大疫情、疾病、突发事件防控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统筹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全县中小学“提高水平”普九工作通过省政府检查验收,建成覆盖全县中小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增强偏远镇村师资力量,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做大做强职业教育,推进校企联合办学,培养各类实用型技术人才,切实满足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需求。鼓励科技创新,扩大与清华、北大等重点院校合作领域,加快新产品研发,进一步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加快医疗设备更新步伐,提高城乡医疗救治水平和服务质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步健康发展。加强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标准文体活动中心,发挥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牵动作用。城区建成健身娱乐广场10处,实施文化体育进社区、进村屯工程,推进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加强环境和资源保护,实施小柳河水污染治理工程,澳思达化工有限公司、鑫泉酒业有限公司、德瑞纸业有限公司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加快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建设,进一步扩大城乡有线电视覆盖面。大力发展电力、邮政、通讯、保险等事业,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妇女儿童、人事、统计、审计、档案、气象、地震、民兵预备役等方面工作。
       (八)以打造法治型、服务型和责任型政府为目标,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按照法制化、制度化、公开化、程序化的要求,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经济社会管理水平。
        勇于创新,切实做到科学执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和创新意识,用改革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牢固树立有限政府理念,切实提高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树立平等服务、主动服务、高效服务、优质服务的政府工作新风尚。
        为民谋利,切实做到高效勤政。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机关纪律作风,使一心为民、勤奋工作、廉洁自律、克己奉公、务实高效成为政府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于民,全力为城乡群众办好10件实事。
        严格执法,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人民群众社会监督,认真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社会公示、群众听证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全面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软环境。
        务实清廉,切实做到从严治政。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工作绩效考核。加强政府采购、土地出让、工程招标和产权交易等重大经济活动监管,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商业贿赂。牢固树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思想,努力建设一支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廉洁自律的公务员队伍。
        各位代表,发展成就大业,和谐凝聚人心。让台安经济社会发展得更好、更快,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让全县人民生活的更美好、更殷实,是我们的共同心愿。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和政协的支持、监督下,满怀振兴台安的工作激情,昂扬造福人民的不渝之志,以更大的气魄,更足的干劲,更实的作风,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埋头苦干,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文明、富庶、和谐的新台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