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台安县人民政府

台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民经济和发展规划-台安县人民政府
    台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时间:2010-12-28 10:57来源:作者:点击:

    “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壮大县域经济总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妥善应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化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大发展、快发展,实现赶超升位新跨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回顾

    (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依法监督和县政协民主监督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扶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双重机遇,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坚持项目立县、工业强县、商贸活县、农业安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综合竞争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任务目标,为“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预计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5亿元,年均递增26.5%,是“十五”末的3.2倍;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5.5亿元,年均递增36.8%,是“十五”末的4.8倍;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13亿元,年均递增53.7%,是“十五”时期的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亿元,年均递增20.7%,是“十五”末的2.5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亿元,年均递增35.9%,是“十五”末的4.6倍;出口创汇1200万美元,年均递增15.9%,是“十五”末的2.6倍。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在全省44个县(市)由2005年的第20位跃升至2007年的第14位。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由“十五”末的19:51:30调整为15.4:49.1:35.5。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体,服务业为支撑的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进入全国5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全县农业增加值实现27亿元,是“十五”末的1.8倍。粮豆总产量稳定在50万吨左右,比“十五”末增长25%。畜牧渔业稳步发展,2010年肉类、蛋类、奶类、水产品产量分别达到20万吨、15万吨、3万吨和3.2万吨,比“十五”末增长25%、329%、200%和146%。实施了设施农业三年倍增计划,设施农业总面积突破30万亩,是“十五”末的3.9倍,标准化牧业小区达到750个,是“十五”末的13.6倍。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规划建设了农高区并完成一期工程,全县投资百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涌现出5家省级、13家市级、120家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改造21座排灌站,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万亩。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机总动力达到33万千瓦,比“十五”末增长1倍。五年累计植树造林9.5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22.4%提高到26.9%。工业主体地位日益凸显。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比“十五”期间增长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县经济比重由“十五”末的19.1%提高到43.4%,其中高新技术在工业经济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5%提高到30%。县工业园区集聚效应日益彰显,五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6亿元,实施面积达到14平方公里。预计,2010年末入园项目达到1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0个。工业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10家,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45亿元,年均递增35.5%,全县基本形成了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配套、化工、新型建材、冶金矿产品加工五大工业主导产业。重点大项目稳步推进。“十一五”期间,全县实施2000万元以上项目376个,相继建设了年产22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2×18MW秸秆发电、年产30万吨重交通道路沥青、年产30万吨热镀铝锌板、年产10万吨预熔性辅料等重大项目,部分项目投产达产。服务业战略性地位日渐提升。商贸流通业迅速发展,台安大酒店、安赛特超市等宾馆、商场投入使用,爱家建材超市等专业市场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台安大市场、辽宁台安黄沙坨鲜活农产品市场完成升级改造,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业态发展壮大,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担保中心等新型金融业蓬勃兴起。旅游产业方兴未艾。少帅陵旅游风景区晋升为AAA级景区,培育了雷屯村、岳家村、梅家村等乡村生态旅游品牌,旅游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城乡建设协调发展。“十一五”时期累计完成城乡建设总投资30.2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4倍。城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先后实施了城区道路拓宽改造、城区绿化亮化、集中供热、供水二期等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由“十五”末的1.5万吨提高到3.5万吨,供暖面积由“十五”末的40万平方米提高到90万平方米。完成了西出口、么路子、大庆路南、东市场等34处老城区改造工程,累计拆迁改造老城区260万平方米,实施了城建局、供电局、总工会、财政局、卫生局、农信社业务楼及文化中心等新区建设工程,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十五”末的8平方公里拓展到12平方公里。房地产业迅猛发展,步入高峰发展期,投资呈“量增价升”态势,开发建设了四季花园、翠亨园、龙城花园、南方花园等一批住宅小区。镇村环境明显改善。高力房、黄沙坨、新开河等中心镇建设初具规模;确立了“六新”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实施了“四清四改”、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工程。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新建、改建各级公路1556公里,桥涵279座,实施了县级以上公路黑色路面改造、农村公路建设、乡级公路险桥改造、农村公路样板路建设等工程,进行了客运停车场、公铁客运分拨中心、达牛客运站等11个运输场站建设,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9.4亿元,全县公路网络化程度明显提高。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坚持为群众办实事,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出行、就业、住房等方面难题。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分别达到3.9万人、2.7万人和1.5万人。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城镇实名制就业实现3.9万人次,登记失业率4.1%。完成13个镇场、5个社区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建设。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县城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27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4平方米;农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35平方米,比“十五”末增加5平方米。人民群众收入水平显著提升,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年均递增19.1%,是“十五”末的2.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000元,年均递增20.5%,是“十五”末的2.5倍。全面免除了义务阶段学杂费,全部兑现了粮食直补,实现了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

    ——民主法制日益健全。“四无”县创建活动大力推进,“五五”普法深入实施,广大干部群众法治意识不断增强。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满意率均达到100%;全面推行“两推一选”,严格依法操作,进行了村“两委”换届选举。全面贯彻《行政许可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执法环境明显改善。优化政务环境,推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信息公开,实现了“阳光政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明显好转,一批重点、热点、难点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全面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监察、审计等行政监督机制,加强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政府管理社会事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科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科技贡献率由“十五”期间的50%提高到53%。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易地新建职教中心,完成14所九年一贯制教学楼建设,改造中小学校危房校舍4.1万平方米,顺利通过省政府“双高普九”验收。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新改建15所镇场卫生院,实施了恩良医院病房楼建设工程;在全省率先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以上。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业健康发展,奥体中心投入使用,举办了县第七届全民运动会,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个农家书屋;广播设备实现了由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全面更新换代。加强了环境保护力度,关停了博发造纸等污染企业及“十五小”企业,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小柳河水质显著改善。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3‰。荣获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国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全国新农村电气化县、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和全省第一个“无毒县”、省级“平安县”等殊荣。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是我县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全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发展中长期积累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以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不适应县域功能定位和发展的要求。二是农业产业化步伐不快,农民增收渠道依然不宽,新农村建设水平偏低,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三是工业化程度不高,产业关联带动不够,中小企业配套发展不充分,牵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大项目不多,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四是财力供需矛盾仍然突出,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偏低,财政整体实力不强。五是城乡规划建设及社会管理服务功能相对滞后,基础设施投入有待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的居住环境、享受社会服务的条件和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六是劳动就业压力依然很大,社会保障任务仍然繁重,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有待夯实。

    二、“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

    (一)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1、发展的机遇

    一是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出金融危机。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将在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上进行,发展中经济体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中亚洲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为我县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拓宽国际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外部机遇。二是中国经济出现新一轮增长趋势。中国经济率先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复苏,国内经济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消费结构日趋升级。国家延续扩大内需政策,加大民生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力度,加之新税改政策的推出,提供了县域经济加速发展的政策机遇和资金支持。三是国家和省、市扶持县域发展政策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和沈阳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升级条件。四是我县加速发展的条件日趋成熟,“十一五”期间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均位于省、市前列,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县仍将保持这一趋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进步的物质基础更为坚实。

    2、面临的挑战

    “十二五”时期,我县也将面临着诸多挑战:一是从国际发展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基础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可能出现新的挑战。二是国家在土地、资金、环保、节能减排等方面提出更加严格的准入标准,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一些“瓶颈”制约。三是区域竞争压力日益加大。周边地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对我县形成激烈竞争,增加了我县发展的不稳定性。

    基于上述分析,判断未来五年台安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挑战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总体上有利于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及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工业集群化、县域城镇化为支撑,以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实力为根本,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特色经济、税源经济、旅游经济和劳务经济,着力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全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和谐,把台安建成东北设施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示范县、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工业配套延伸区、连接东北华北地区物流承载区、天蓝地绿水清人和的全国文明县城。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全县经济总量和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五年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跃升至全省县(市)级中游水平,人民生活全面达到宽裕型小康标准。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力争突破700亿元,年均递增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570亿元,年均递增3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2亿元,年均递增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20亿元,年均递增33.3%;外资调入额达到4900万美元,年均递增25%;出口创汇额达到3660万美元,年均递增25%。

    ——经济结构提升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12:49:39;五大主导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80%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9%;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转移农村人口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3%以上。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6000元,年均递增20.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0元,年均递增20.1%。城镇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30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宅使用面积达到40平方米,比“十一五”末增加5平方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63‰以内,人口出生率6.1‰,2015年全县总人口达到38.4万。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万元GDP能耗下降到1吨标准煤。生活垃圾填埋处理率达到100%。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3.4%。二氧化硫排放量1150吨/年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800吨/年以内,小柳河出市(小麦科)断面水质COD达到省控标准。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城镇养老、医疗、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显著提高。

    三、“十二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全面优化经济结构,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

    按照“存量调整、增量调优”原则,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扩展规模,有序集聚,打造品牌,提升主导产业,构筑园区平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突破性发展工业经济。到2015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225家以上,工业企业实缴税金占全口径税收总额比重达到45%。

    1、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培植十个产业集群。以产业化集聚、专业化分工为运作机制,以突出核心、示范全县、整体推进、辐射周边为思路,围绕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吸引企业、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不断集聚,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大力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促使企业做大、做细、做深、做强,加快培育工业主导产业集群。着力提升扶持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装备制造配套产业、化工产业、新型建材产业、风力发电五大主导产业,加快建设木业、畜禽深加工、造纸、新能源设备、汽摩配、精细化工、新型墙体及装饰材料、矿产品、铸锻件、针织服装十个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木业、精细化工、造纸、畜禽深加工四个超百亿元产业集群。

    2、增强园区集聚效应,加快发展块状工业经济。按照“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聚化”的思路,构筑园区平台,促进产业集聚,全力打造工业“孵化基地”。全力推进工业园区“一心”、“两带”、“八园”建设。到“十二五”末期,园区实施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总数达到300家,工业总产值实现500亿元,把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使工业园区成为我县经济发展的先导区。一是重点规划实施化工产业园建设。以年产20万吨丁辛醇项目为支撑,依托我县的石油资源,深度推进与辽河油田的交流合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壮大精细化工产业,同时调整现有化工产业布局,拉长产业链条,吸纳上下游企业,建设高标准化工产业园。二是着力推进造纸产业园建设。以年产100万吨高级箱板纸项目为龙头,以纸制品等产业为主体,衍生带动印刷、包装等相关配套产业,培植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产业链,形成纸业及其梯级产业为主导的造纸产业园。三是打造木产业集群,以年产22万立方米中高密度纤维板项目为龙头,大力发展纤维板、刨花板、地板、家具等相关产业,打造东北最大的木材深加工集散地。四是提升园区功能。实施功能分区,着力发展产业区,规划建设公共服务区、生活居住区,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道路、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七通一平”程度。同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入园企业尽早投产达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3、实施“四大”战略,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实施产业升级战略。以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加速推进造纸、化工、耐火材料等产业技术改造与升级换代,实现从传统产业向高新产业的跨越。实施错位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突出特色,着力培育农副产品深加工、木业深加工等与周边区域产业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的产业。实施产业承接战略。借助我县丰富劳动力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和六市环抱的区位优势,抓住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期,承接针纺服装业、制造业配套等产业向我县梯度转移。实施品牌培育战略。加强区域品牌塑造,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到“十二五”末期,培育全国知名品牌5个,省级知名品牌20个,市级知名品牌30个。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巩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成果,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广辟增收渠道,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

    1、以基地建设为核心,加快建设东北设施农业示范县。以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因地制宜,规模开发,区域联动,提高效益,做大做强设施农业。大力发展设施种植业。按照“规模化生产,园区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模式,全面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到2015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25万亩,重点建设5000亩以上连片设施种植业小区20个,棚菜产量占蔬菜总量比重达到95%以上。打造全省无公害果蔬基地,大力发展紫长茄、网纹瓜等特色蔬菜、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蔬菜总产量稳定在100万吨,蔬菜产业增加值突破20亿元。以西平林场为中心,西北部7个镇场区为重点,新建10万亩优质寒富苹果基地,打造东北平原地区最大林果基地。继续加强畜禽标准化牧业小区建设。到2015年,全县生猪、牛、禽类、肉类、蛋类、奶类产量分别达到300万头、55万头、2.2亿只、50万吨、25万吨、4.6万吨,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1000个,畜牧业产值达到62亿元。大力发展鸭鹅产业。推进规模饲养及鸭鹅制品深加工,形成从种雏繁育、规模养殖、技术服务到精深加工的“四位一体”完整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一县一品”新格局,建成全国鸭鹅第一县。到2015年,新发展标准化鸭鹅养殖小区1000个,带动养殖户1万户,鸭鹅饲养量达到1.5亿只,新引进大型肉鸡、鸭鹅加工企业10个以上,鸭鹅产值达到30亿元。

    2、以农高区为平台,努力打造“东北农产品深加工第一县”。用高新技术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按照“高标准建设,高水平运作,高效能管理”的思路,畜禽深加工、果蔬加工、生物技术、良种繁殖四轮驱动,努力打造科技密集型强、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小、能源资源消耗低的新型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区,把农业高新技术区发展成为我县园区经济的新引擎。到“十二五”末期,农高区实施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达到200家,工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同时,做大做强六和食品、星河肉禽、仁泰食品、嘉鲜科技、九股河食品等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膨胀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龙头企业牵动、产业链条拉动和特色品牌带动,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40家(省级10家,市级30家),产业化基地达到30万亩,辐射带动域内外农户15万户。把台安建成辐射周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优质安全农副产品加工大县。

    3、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全面繁荣农村经济。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快发展优质玉米、水稻等粮食生产的同时,着力发展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加快推进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提高种植业比较效益。建设标准粮田10万亩,兴建10个以上水稻、玉米、花生示范基地。二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提高农民工输出的组织程度,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到2015年全县劳务输出10000人次。三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优势特色明显、有示范带动能力的合作社,并促进合作社建设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初级合作向中高级合作转变。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250个。四是加强市场营销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营销绿色通道,建成覆盖国内外市场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到“十二五”末期,农业信息化覆盖率达到100%。

    4、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途径,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一是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沟渠建设,加固小柳河堤防46公里、辽绕运河堤防83.8公里,实施辽河、浑河、绕阳河河道险工、险工堤防治理23处,进行三道、通江子中型灌区节水灌溉改造,更新改造排灌站38座,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36处。二是加快农业机械化。着力抓好精深播种、化肥深施、机械收割等农用机械技术、机具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十二五”末期,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0万千瓦,农机保有量达到2万台,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0%。三是加强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广农技服务,加大高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力度,加快农产品监测中心、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全面实现农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方向,以扩大总量、增加就业、增进供给、优化结构、拓展领域为目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激活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重点发展商贸业、旅游业、社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努力形成自身特色突出、辐射区域广阔、市场繁荣活跃、服务功能强大的现代服务产业体系。

    1、加快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调整优化网点布局,整合提升商业业态,加快形成业态多样、布局合理、运营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化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推进县城西出口商业带整体开发,打造连接城区与工业园区的新兴现代商业区。做大做强东北木材物流中心、台安大市场、黄沙坨鲜活农产品市场、高力房农贸综合市场等批发市场,大力发展超市、连锁经营等新型流通业态,建设特色农产品、服装、建材、设备配件、原材料、五金家具等六个专业市场,打造东北地区设施农业、木业批发集散地。继续加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完善县、镇、村三级商品流通体系,提高经营档次与品位,畅通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加速构建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2、做大做强旅游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培育红色旅游产业集群和休闲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打造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围绕打造“少帅故里,绿色台安”的旅游目的地,不断挖掘、开发红色旅游产业,全力打造“东北红色旅游强县”。以西平森林公园、大麦科湿地等旅游景点为立足点,重点建设“一带”、“两馆”、“三区”即:西平森林公园旅游产业带;综合温泉游泳馆、综合展览馆;辽河生态文化旅游区、湿地生态旅游区、文化产业园区。培育“水乡新华”、大明潭等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具有人文游、生态游、采摘游、农家乐、体育健身等多功能的旅游度假区。

    3、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是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保险、信息、科技、法律、证券等行业发展。二是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在推动餐饮、住宿、洗浴等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同时,加快家政、看护、快递、保洁等新型服务业发展,大力开拓运动、健身、教育、文化、娱乐、装修等享受发展型的消费市场。三是稳健发展房地产业。将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公益设施配套、景观带建设有机结合,抑制投机,调控房价,合理引导住房消费,增加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给,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按照空间做大、产业做强、环境做优的思路,强化建设与管理,不断完善功能,努力增强集聚能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创建生态、宜居、人文、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十二五”时期城乡建设计划总投资40亿元。

    1、加速推进城区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提升城市的集聚和承载功能,促进城市建设向质量型、环保型、生态型和综合效益型转变。一是构建“一轴、两区、三带、四心”的城市发展新格局。以南、北繁荣街为城区主轴线,建设城区西部工业园区和城区东部生活居住区,绿化、美化、亮化、净化贯穿城区南北的九股河、老边沟、胜利排干三条河流景观带,打造南部居住中心、北部行政中心、中部商业中心和西部工业中心。二是加快推进城市“北扩西进”。“北扩”即扩张建设新区,继续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北迁新区工程,推进梅园新区向核心功能区发展;“西进”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工业园区同时,改造提高老城区,拆迁改造老城区所有平房地块,打造重点商贸区和中高档精品住宅小区,彻底改变老城区人居环境。“十二五”期间开发建设住宅300万平方米,全县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不含工业园区、农高区),城市人口达到15万人。三是加快城市道路建设。修建“三街”、“两路”,即园林街、建设街、梅园街和人民路、前进路,完成外环公路建设、火车站道路建设、汽车客运站易地新建等工程,形成内畅外通、方便快捷、保障功能、体系完善的城市交通格局。四是完善城市设施。建设一座供热面积500万平方米的集中供热站、一座满足15万城市人口需求的燃气运转站,城市燃气管道供给率达90%,供暖面积达到250万平方米;完善城市供水管网,实施水源井建设工程,全部取消自备井,城市日供水能力达到5万吨;完成城市主街路架空线路改造工程;实施日处理垃圾能力达到150吨城市垃圾综合处理工程;完善城市现有绿地系统,建设环城绿化带和城市带状绿化系统,城市绿化面积达到290公顷。

    2、加强小城镇建设。一是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有步骤、分层次推进城镇化建设。以黄沙坨、新开河新市镇建设为试点,有序推进高力房、桑林、西佛等小城镇建设,提升小城镇道路、供水、供热、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和文体广场等公用设施。二是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大力培植主导产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壮大经济实力,增强辐射带动力,努力形成高效农牧型、资源加工型、旅游观光型、商贸流通型等特色鲜明、竞相发展的小城镇产业体系。三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园区建设,通过土地增减挂钩,大力推进村屯撤并和宅基地置换等“腾村建区”模式,将行政村、自然村通过搬迁、浓缩、合并等方式规划建设成中心村,并促进村民建房逐渐向小城镇和中心村集中。加快农村饮水安全、村屯“四清”“四改”、村屯“五统一”精品街路、村级生物质燃气站建设及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等工作,建成20个新农村示范村。

    3、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一是构筑“单中心、双轴线、三片区”的县域城镇体系。培育一个综合中心:强化县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搭建服务业和工业经济发展平台。推进两条产业发展轴线:以沈盘线及京沈高速公路两侧为重点建设中部经济主轴;以鞍羊线两侧为重点建设设施农业产业轴。构筑三大特色产业区:南部现代农业开发区,中部现代工业集聚区,北部特色农业、生态旅游观光区。二是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协调推进沈西工业走廊货运铁路、鞍台高速公路、鞍台铁路开工建设,兴建县城南外环、北外环,着手南二环、北二环前期准备工作,改造鞍羊线、沈盘线等12条县级及县级以上公路,建设台安客运站及高力房、黄沙坨、桑林、富家、西佛乡镇客运站,“十二五”时期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112亿元,形成“两高三铁四环五射”的大交通骨架,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现代化交通网络。三是适度超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网络。实现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农村,重点实施“供水设施网、电力供应网、管道燃气网、集中供热网、城乡公交网”五大网络建设工程,有效推动“三网融合”,加快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网络,达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四是进一步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平稳有序向县城转移。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努力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同时,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抢抓机遇,大力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活动,提升招商引资水平,加快建设开放型县域经济。

    1、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加快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进程。创新政府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规范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同时,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进一步扩大镇村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积极推进新城新市镇在土地、社保、户籍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2、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商贸流通等领域。加快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参与、中介推进的民营企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和行业自律体系,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上水平、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壮大带农型、就业型、科技型、外向型和特色型非公有制企业。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推动政、产、学、研、金对接,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努力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建立融资担保体系,开展多种形式、多样途径的银企对接活动,争取金融单位的信贷支持,解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到“十二五”末期,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515亿元。

    3、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以园区为平台,以产业为基础,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主动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着力瞄准中央大企业、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突出产业集群主题,围绕“六大主导产业、十二个产业集群”,引进有利于县域经济发展、财政增长和扩大就业的重大项目。工业突出主导产业集群引进大项目;农业突出设施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引进大项目;服务业突出物流市场和精品商业引进大项目;城市建设突出住宅地产引进大项目;文化旅游产业突出西平森林公园、大麦科湿地等地域旅游资源引进大项目。

    4、拓展对外贸易。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种资金,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升利用外资质量,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进一步完善外商投资优惠政策,提高外商投资的吸引力。按照重点突破、多元开发、全面开拓的方针,开拓国际市场,在继续巩固港澳台、东南亚市场的同时,努力拓展欧美、非洲等新兴市场。引导外商投资企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等节约资源型、环保型项目。到“十二五”末期,自营进出口权企业达到50家,外商投资企业达到25家,对外劳务输出达到3000人次。

    5、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监督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为方向,培植财源,涵养税源,狠抓增收节支,依法加强征管,积极组织收入,不断壮大财政实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障重点支出需要。发挥金融在支持地方经济中的核心作用,大力调整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盘活存量资金,筹集和用活增量资金,努力增加信贷投放,积极打造“资金洼地”。强化金融体系建设与服务,到“十二五”期末,新增金融机构8家,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00亿元、70亿元,年均递增15%以上。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新建小额贷款公司5家以上。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5年内实现2家企业上市。

    (六)大力推进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事业发展,坚持人才强县,加大科技创新,优先发展教育,繁荣文化产业,深化医疗改革,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增长,促进各种社会关系和谐共存,逐步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事业体系。

    1、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认真贯彻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工作方针,以培养造就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人才队伍为重点,着力引进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开发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管理方式,健全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市场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到2015年,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分别达到1700名、3000名、9000名、3500名、23000名、600名。整合人才市场资源,制定出台人才智力引进、人才合理流动、鼓励产学研合作、扶持人才创业、鼓励科技人才创新、人才激励奖励、鼓励“两新”组织人才发展、人才公共服务等政策,全力打造人才“洼地”。未来五年,引进、培育海外研发团队10—15个、企业研发中心及中试和产业化基地30个,引进外国专家40人,引进、培养25名行业和学科领军人才。

    2、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科技创新要素向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集聚,提升企业持续创新能力。提高农业良种覆盖面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企业与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和培训科技人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4%以上,建设各类农业科学示范基地80个,推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十二五”末期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达到40亿元。

    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发展均质化教育,实现教育强县。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到2015年,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0%以上。大力推进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推进校际、城乡、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速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向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迈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职教中心办学能力,健全县域教育培训网络。努力增加教育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建立更为健全的教师考核流动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

    4、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以农村基层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建设县体育场、体育公园、游泳馆和城乡健身广场,增强全民体质,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加强新闻媒体建设,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传播能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发展广播影视、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出版印刷等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到“十二五”末期,文化产业增加值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达到6%以上。

    5、深度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医疗资源,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大基层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构筑和谐医患关系,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6、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一是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以建设绿色台安为主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倡导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增长,推进重点污染水源治理,加强“三废”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大小柳河治理,加强西平自然保护区保护与管理,推进大麦科省级湿地保护区湿地恢复,完成10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逐步建立县、镇、村三级生态示范网络,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二是切实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水平,保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十二五”期间,全县耕地面积不少于10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73万公顷,开垦、整理利用土地250公顷。三是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坚持节能减排,有序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华能台安风电场等风电产业项目发展,推进威华生物质发电等生物质能开发,发展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效益,加快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新型能源化等综合利用。在我县农村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地热供暖和生物质燃气,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多元化和高效化转变。建立并完善“开发一块、绿化一片”的生态保护机制,从而实现资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推动我县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和谐发展之路。

    (七)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千方百计扩大就业,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不断满足不同层次群众的多元需求,全力打造保障机制新、服务体系全、群众实惠多、幸福指数高的文明县城。

    1、抓好创业促进就业。落实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发挥自主择业、市场调节、政府促进三大作用,发展劳动力市场,开发公益性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扶植劳务输出产业,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城乡劳动力就业与创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和执法监督,规范企业制度,依法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完成行政村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站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城镇实名制就业3.9万人,实名制劳务输出6.8万人次。

    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大参保覆盖面。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低保标准正常增长机制,全面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十二五”末期,城镇职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分别达到5万人、3万人和2万人以上。加强社会福利事业建设,发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组织的示范作用,鼓励社会各方面参与慈善和公益事业。

    3、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通过发展经济、增加收入、扶贫开发等措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质量。妥善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难问题,实施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切实解决好低收入家庭、失地农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抓好残疾人康复工作,在教育、就业、扶贫开发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残疾人更多照顾和扶持。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事业,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和养老服务业发展。

    (八)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进社会文明与进步

    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培育现代公民、塑造现代文明、构建现代社会为核心,扩大民主,健全法制,营造社会新风,构建和谐台安。

    1、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县方略,提高立法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积极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和意见,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民主监督和桥梁纽带作用。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建设和谐社区。加强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培育信用市场和信用服务体系。

    2、深入推进平安县建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秩序,巩固“无毒县”和“平安县”成果,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的生产监督管理,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畅通信访渠道,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强化突发公共危机和安全事件预警体系建设,提高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社会稳定。

    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实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的显著提高。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平等、团结、互助、友爱的新型人际关系,形成爱岗敬业、尊老爱幼的良好社会风貌。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规范守信的市场环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以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优化管理为目标,以创建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争创文明市(村)民为重点,更加深入的开展文明县城建设工作。全面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台安。

    四、“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实现“十二五”规划描绘的宏伟蓝图任重道远,需要全县上下万众一心,凝心聚力,奋力拼搏,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各项规划指标的落实。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责任机制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立足科学发展,把握工作大局,创新发展模式,建立分工责任制,提高领导和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调动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集中全县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形成职责明确、奖惩严明、有序有效的工作责任机制。

    (二)制定配套措施,有效落实规划

    一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行政、财政、价格等手段,确保规划目标实现。二是搞好年度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的衔接,把规划提出的任务目标分解到每一个年度计划中,保持规划实施的连续性。三是各部门、各镇场区要根据规划内容,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和相关政策,合理配置政府掌握的公共资源,提高配置效率,引导社会资源流向和市场主体行为,把握规划实施的重点和时序,保障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任务完成,确保规划有效实施。四是切实加强各地规划、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之间,以及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平衡,在规划要求上指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建设上科学合理,提高规划的管理水平和实施成效。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组织实施重大项目

    以规划为指导,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重大工程实施。建立健全项目不断生成、滚动发展、有序推进的长效机制,集中谋划、储备、实施一批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扩大投资规模,提升投资效益,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更好的实惠,分享更多的发展改革成果。同时,充分发挥财政预算和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鼓励社会投资向支撑规划实施的关键领域聚集。充分发挥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银企合作,扩大内联外引,推动企业上市融资。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公益事业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强规划监督,确保实现规划目标

    本《纲要》审议批准后,各部门要自觉接受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纲要》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要结合本部门职责落实《纲要》提出的相关目标任务。发展改革部门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定期向县政府汇报,必要时县政府向县委汇报,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向县政协常委会通报。建立健全重大战略问题跟进研究机制,针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组织对《纲要》实施情况进行中期评估,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建立工作任务分解制度,对《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重大项目进行分解,明确责任、目标和时限,健全考核评议办法,切实把《纲要》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