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安两个“老字号”的生存之道:传承老技艺坚守老味道-图片信息-台安县人民政府

台安两个“老字号”的生存之道:传承老技艺坚守老味道-图片信息-台安县人民政府
    台安两个“老字号”的生存之道:传承老技艺坚守老味道
    时间:2020-05-22 14:10来源:台安县妇女联合会微信公众号作者:点击:

    三两皮三两馅、传承了近70年的杨府大包子,一直秉承古法制作、传承了4代人的老李太太大酱——在台安乃至鞍山,这两种食物的意义早已高于了食物本身,而成为一种老味道、地域符号,乃至浓浓的乡愁……

    日前,在台安县妇联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有幸走近两个传承快70年的老手艺家庭中,了解老技艺背后的故事。

    01.jpg

    极具特点的杨府大包子


    杨府大包子 宁愿赔钱也不会轻易涨价

    在台安县内,提起杨府大包子几乎无人不晓。

    杨府大包子现在是一个饭店杨府全羊楼,以中餐为主,主食包子是特色,尤其是像小孩脸那么大的大包子,更是饭店一绝。不熟悉的人觉得这个包子有特点,熟悉的人常感叹:这么多年一直是这个味,难得!

    是的,杨府大包子是有历史的,而且已近70年。

    它来自于当年一个卖包子的扁担。

    解放初期,为了生活,杨代崎走街串巷开始卖包子。包子的馅料是杨代崎和媳妇亲自挑选亲自制作,料足味重,价钱公道,一般壮年男人吃一个也就饱了,经济实惠,颇受人们的欢迎。慢慢地,扁担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小摊,杨代崎和媳妇早出晚归,一家人的生计均来自这个包子摊。来光顾的多是附近的街坊邻居,既是回报大家的认可,更是对味道的不将就,无论世道多艰难,两口子的包子摊从来没有改变过配料和味道。

    02.jpg

    杨府大包子


    一晃多年,包子的手艺传到了儿子、孙子乃至今天的重孙子第四代。尽管当年的包子摊变成了小饭店,又变成了大饭店,可包子的配料从未改变。三两皮三两馅,肉再贵,这个配比不变,食材价格再上涨,包子的价格从不轻易上涨。

    第三代传承人马玉芳记得,她嫁进杨家,婆婆和公公把做包子的手艺传给她时,强调的一句话:咱们家包子手艺是根本,无论到什么时候,这个根本不能丢。配料不能变,无论是面还是馅都要用最好的。

    这句话被马玉芳始终记在心里,忘不了也不敢忘。现在儿子杨德威和儿媳黄雅芳慢慢接手了饭店的生意,但面案这块,包子的质量马玉芳一直在把关。“味道是念想,是大伙对咱家的认同,这个味到什么时候都不会让它变的。”

    正是这种坚持,杨府大包子陪伴了台安人几十个春秋,有的人长大了走出了台安,走向了世界,可对包子的留恋反而更深。今年春节前,有许多人来专门订购大包子给外地的亲属,只因为他们怀念这个味。

    03.jpg

    李桂莲在酱坊


    (小)老李太太大酱 全手工制作一直坚持“老味道”

    走进老李太太大酱坊,古朴得样子一下子会让你心生好感。

    没有一点机械化的设备,清一色的木架子,装酱的老坛子虽然不光鲜,却透着深厚的历史味儿,让你看着就知道里面的大酱味道必然不凡。

    李桂莲,老李太太大酱第三代传人。说起来很有意思。老李太太大酱这个名称来自李桂莲的姥姥。当年,农村都是农民自己动手做大酱,李桂莲的姥姥做的酱公认的好吃。慢慢地每到做酱的时候,总有人拜托她做。于是这个酱坊有了雏形。尽管一直是家庭作坊,但对质量的要求从来没有放低过。豆子一定是最好的,发酵时间一定要精力不错的盯着,制作全程不会放一丝丝添加剂,完全古法制作。是产量低,是耗时,是没那么好看,但却因此保留了最初的味道,保有着黄豆的鲜香,东北大酱的特点。

    04.jpg

    工人们在大酱


    上世纪90年代,李桂莲从妈妈那学会了做酱手艺,一直跟着妈妈做酱。之后成了第三代传承人。每一道工序完全复制姥姥那时候的做法,不敢有丝毫改变。“不是不能变,但觉得变了就不是咱家的味道,不是姥姥要的样子,所以坚持不变。”

    不变的味道才更好地承载了乡愁。现在李桂莲的酱坊一年能出30万斤大酱,可因为味道纯正,质量有保证,从来就没愁卖过。有经销商帮着卖,有老主道吃了几十年从青年吃到古稀,还有的专门把她家的酱打包送给已经漂泊远方的亲戚朋友。

    如今,李桂莲的女儿正在读大学,放假回家的时候会帮着李桂莲一起做酱。虽然李桂莲没说过,但在心底她知道,这个酱坊未来女儿是肯定要接手的。“她岁数小,有想法,比如她想出一批新包装,或者在网络这块做点文章。只要她做,我全力支持。”

    无论是杨府大包子还是老李太太大酱,目前都已经被命名为台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家人也都被命名为传承人。现在,台安县妇联和台安市场监督管理局正积极努力地帮助他们申请商标,明确他们的品牌,以便更好地传承老手艺、老味道,更好地承载乡愁,让鞍山的好东西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