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台安县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管理-台安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台安县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管理-台安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台安县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时间:2023-03-03 14:15来源:作者:点击:

     各镇中心学校、局直各学

    现将《进一步深化台安县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大家,请遵照执行。

     

                         台安县教育局

                         2023年2月13日

     

     

     进一步深化台安县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和《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措施〉和〈辽宁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若干措施〉的通知》文件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审美和人文素养,结合台安教育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教育理念,把体育美育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各环节及全过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时代需求,遵循体育美育特点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体育人、以美化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审美观与人生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坚持内涵发展。坚持面向人人育人原则,深化体教融合和美育渗透理念,建立完善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激励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校际差距,契合广大学生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打造富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体育美育课程和实践品牌。

    ——坚持协同推进。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积极创新跨部门、跨区域、跨学校的协作合作机制,探索高中、初中、小学“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激发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共同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

    三、工作任务

    (一)目标内容一体化

    1.小学兴趣化。确保小学阶段体育课1—2年级每周不少于4节,3—6年级每周不少于3节,小学低年级以体育游戏融入身体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为主,教学方法力求趣味性、活动性和多样性,小学高年级学生以基础运动的动作方法融入游戏为主,培养体育兴趣爱好,促进运动机能协调发展。确保学校艺术课程每周不少于4节,主要是激发学生艺术兴趣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拥有美好善良心灵和懂得珍惜美好事物。

    2.初中多样化。初中阶段体育课每周不少于3节,体育教学设计以多个运动项目、多样运动技能、多种练习方法为主,培养学生体育特长,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健康观。艺术课程每周不少于2节,主要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帮助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特长。

    3.高中专项化。普通高中阶段体育课每周不少于2节,以发展学生运动专长,掌握和提高专项技能为主要内容,学习相关知识,应用和发展相关体能,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高中艺术课程每周2节,主要以丰富审美体验,开阔人文视野,发展艺术特长为宗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文化观。

    (二)教学教研一体化

    1.建立一套一体化教研机制。围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和“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学校体育美育教育模式,探索建立高中小体育美育教师一体化教研机制,实行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手拉手”备课机制、跨学段交流研修机制。中小学校每学期应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总课时中安排7个健康教育课时。建立教研责任区机制,指导区域内中小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全面提升体育美育一体化教研水平。

    2.培养一批一体化骨干教师。定期组织高、中、小体育美育教师开展示范课、公开课、听评课和说课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培训研修、优质课比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示范课巡讲、论文及教学设计评比等活动,促进专业成长。

    3.打造一批一体化精品课例。结合实际开展高、中、小一体化教学主题研究活动,形成质量较高且具有我县特色的一体化体育美育精品示范课例,定期开展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整改推进一体化推进工作措施,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4.建设一批一体化试点学校。统筹推进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建设一批试点学校,制定建设标准,定期进行考核,全面落实一体化建设工作措施。把学校体育美育设施建设纳入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严格按照国家学校体育卫生和美育教育条件基本标准,建好满足课程教学和实践活动需求的场地设施、器材设备、专用教室。以区域内优质初中为核心,向高中和小学双向延伸,与高中学校签订一体化发展战略协议,建设1-2组一体化建设试点学校,探索并提炼先进经验,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三)队伍保障一体化

    1.配足建强体美教师队伍。加强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建立教师补充机制,制定并落实配齐专职教师计划。制定完善教师轮训制度,加强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确保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过关,满足教育教学工作需求。

    2.选好用好校外专业人才。鼓励学校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相关专业机构等社会力量合作,提供体育美育教育教学服务。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鼓励优秀文艺工作者等人士到学校兼任美育教师,缓解体育美育师资不足问题。

    3.建立健全队伍激励机制。将体育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体质健康测试和艺术社团指导、课后训练、课外活动、课后服务、指导参赛等计入工作量。把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和学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参加县级以上教育或体育美育部门组织的体育赛事和艺术展演成绩、基本功比赛成绩视同体育美育教师教学成果,在参加教学科研工作评定、职务职称晋升评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学科教师同等待遇。保证体育美育在教学成果评定中占有一定比例。为体育教师配备必要的运动服装和体育装备。

    (四)活动设计一体化

    1.完善校内活动体系。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常展)”要求,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定期举办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组建体育兴趣小组、社团和俱乐部,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常规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建立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生全员艺术展演机制,大力推广惠及全体学生的合唱、合奏、集体舞、课本剧、艺术实践工作坊和博物馆、非遗展示传习场所体验学习等实践活动,广泛开展班级、年级、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活动。

    2.健全阶梯培养机制。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完善竞赛机制,提高体育传统特色学校运动水平。建立校内竞赛、校际联赛、选拔性竞赛为一体的高、中、小学校体育竞赛体系,构建市、县、校三级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拔性竞赛(夏令营)制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导向,加强高中小学校学生艺术团建设,遴选优秀学生艺术团参与重大演出活动。

    3.构建人才竞争模式。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夏(冬)令营活动,鼓励学校与体校、社会体育俱乐部合作,共同开展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促进竞赛体系深度融合。围绕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整合学校比赛、U系列比赛等各级各类青少年学生体育赛事,建立分学段、跨区域的一体化赛事体系,形成覆盖全体、层次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格局。

    (五)评价机制一体化

    1.推进学科教学评价改革。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纳入教育教学考核重要内容,建立日常参与、体质监测和专项运动技能测试相结合的考查机制,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向家长反馈。把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把中小学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将艺术类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全面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将测评结果纳入高中、初中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客观公正评价。

    2.完善教师岗位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体育美育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围绕教会、勤练、常赛(常展)要求,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和考核评价机制,将评价导向从教师教多少转向教会多少,从完成课时数量转向教育教学质量。

    3.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将学校体育美育纳入地方发展规划,明确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工作职责。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素质测评情况和支持学校开展体育美育工作情况等纳入教育督导评估范围。做好义务教育体育美育质量监测工作,提高监测科学性,公布监测结果。把体育美育工作及其效果作为学校办学评价的重要指标,纳入督导评估指标体系。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把学校体育美育一体化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重视、关心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建立加强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健全统筹协调机制。认真梳理学校体育和美育各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定更具体、更有约束力、更有操作性和更符合实际的相关配套政策,推动学校体育美育一体化发展。

    2.加强经费保障。各学校要根据学科教学、课外实践活动、运动训练竞赛、场地设施维护、器材配置、教师培训、学生体质测试与管理工作需要,调整优化教育支出结构,完善投入机制,统筹安排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和本级财力支持学校体育美育工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吸引社会捐赠,多渠道增加投入。

    3.加强制度保障。各学校要制定学校体育美育一体化推进工作实施方案,落实相关制度。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健全政府、学校、家庭共同参与的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学生综合保险机制。

    4.营造社会氛围。各学校要加大学校体育美育工作政策的宣传解读力度,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凝聚各方面共识,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良好氛围

    1.jpg

    2.jpg

    3.jpg

    4.jpg